我們大家都知道齒輪的輪齒在嚙合過程中要承受一定的載荷,輪齒的制造精度對自身的承載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一對齒輪嚙合面的接觸情況,關系到載荷分布是否均勻。當齒面接觸面積增大,傳遞載荷的接觸應力就會變小,從而載荷分布均勻,反之則差。所以輪齒接觸面積的大小決定自身承載能力的高低。
齒面接觸面積的大小,由兩個參數加以檢測:
1、齒面上沿著齒寬方向接觸痕跡的長度;
2、齒面上沿著齒高方向接觸痕跡的高度。
影響齒寬方向接觸的是齒向誤差,影響齒高方向接觸的主要是齒形誤差和基節誤差。當然,若安裝軸心線不平行或歪斜時,也會使齒面接觸不良,不過這是由于齒輪箱的加工和裝配所引起的,不屬于齒輪加工的問題。
齒形誤差和基節誤差作為評定傳動平穩性的重要指標,在第II公差組中已經加以控制了,它與影響載荷分布均勻性的第III公差組的精度等級,常取相同的級別,不必重復限定。因此,對齒輪本身來說,只要限制齒向誤差這一項,就能控制載荷分布均勻性了。